
近年来,受粮食作物效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农民外出务工劳动力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乡镇不同程度出现耕地抛荒和“非粮化”现象,对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供给带来了不利影响。今年,我县采取多项措施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制止和纠正耕地抛荒、耕地“非粮化”现象,进一步巩固粮食生产,不断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供给。
在汾市镇南岸村,种植户正在组织工人进行复耕。这里原本是该村的农田耕地,后来被改为了林地,种植桔树,为了恢复耕地,该村根据政策要求,引进了水稻种植大户,恢复水稻种植。
邓干红是宜章县的种植大户,有着丰富的规模化水稻种植经验。今年,他准备将南岸村的这片桔子地和周边的荒地承包下来,种植绿色优质水稻。
种植户邓干红告诉记者,今年他们计划种植160亩的优质水稻,垦完荒之后,计划在6月份上旬播种,亩产可达900到1000斤左右。
据统计,目前我县耕地抛荒面积共2.69万亩,耕地“非粮化”面积1.65万亩,其中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面积0.77万亩。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抛荒耕地治理3306亩,计划将用两年时间逐步改造和恢复粮食生产。
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吴长圣介绍,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现在要严格地禁止耕地“非粮化”和耕地抛荒,现在我们通过引进种粮大户来承包,把桔子树改为耕地,重新种植水稻,恢复我们的粮食生产。
为了进一步保护耕地,县农业农村局还成立了工作专班,组建4个工作指导组,深入各乡镇、村组,开展早稻集中育秧指导和耕地“非粮化”、耕地抛荒排查工作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此外,县政府办督查室还组织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多次对各乡镇的粮食生产、耕地“非粮化”和耕地抛荒情况排查工作进行了督查,对存在的问题下达了督办卡,要求各乡镇及时改正。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守住耕地红线,才能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责编:邝东昱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动画解读《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五大亮点彰显“湘”式态度、力度、温度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2日)
警惕基孔肯雅热!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
这个“加法”,何以产生“乘法”效应(文化中国行)
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好戏连台——“农文旅体”奏响融合乐章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1日)
昆剧《湘遇·湘昆》在郴州首演
改革为人民|千年天堑变通途
下载APP
分享到